WG浅谈线下WG汽配联盟
我必须提另外一个不得不去思考和关注的群体,汽配联盟。这里我说的汽配联盟并不是平常行业讲的汽配联盟,而是指由传统汽配商通过某种形式整合起来的综合体。这股力量不可小觑,汽配生意是个熟人生意。跨界来的企业在销售成本要比行业内销售成本高出数倍之多。所谓形式,就是报团取暖的一种商业模式。比如A做了一个汽配联盟,规划好区域和线路,采用车辆把汽车配件送货上门到汽修厂。盈利模式为汽配商按月交加盟费用。而且,传统配件商无论是从业务规模,还有自有资金,都不比目前阶段的互联网或连锁属性企业差。
举个例子,传统配件商中年营业额在2-10亿上下的企业大有人在。看目前的互联网汽配企业,头部有几家能够到10亿以上?更何况,人家传统配件商还在挣钱,互联网汽配平台普遍还在亏损。

当然,这两家企业,失败也在创始人的行业局限性,导致企业更多的停留在了“草莽”阶段。这中间还有很多原因,不再这里赘述。
我想说明,传统经销商也在行动,他们也会进化。一旦觉醒,找对了方式,他们的行业属性,自带BD、自带资金的优势,在汽配这样一个重BD和重资金的领域。还是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比如,以全国多家轮胎经销商整合的甲乙丙丁网、以高端车汽配商联盟的机汽人。对于他们的考验,依然是,能否在行业背景加持下,创建团队完成商业格局的升级。

无论汽配还是汽服,圈外人的BD成本是圈内人的5倍以上,而运营成本差异更是在10倍以上。
后市场反应比较慢的也是传统行业,雾里看花似的看着“互联网们”,高楼起、宴宾客、楼塌了。而等行业资源回过味来。发现行外人口里的“整合”、“BD”、“地推”、“运营”,高昂成本,到他们手中就是一句话的事。
一个互联网的BD拜访一个修理厂老板,平均2到3次见到决策人,再用2次才能讲清楚做什么,最后层层漏斗完只有不到5%成交。而行业内的人就是一句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