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疑难汽车配件订购中心
  • 8:00-18:00

汽配电商未来的路

汽配电商未来的路

趋势一,市场规模正呈现爆发式增长 2009-2015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2015 年汽车销量接近2500 万辆。与之相对应,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从2007年的0.57 亿辆达到2015 年的1.72 亿辆,翻了不到两番,年复合增长率约14.8%。照此速度发展,预计2020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 亿辆。 2009年,汽车爆发式增长在今后几年将完全进入后市场,配件、服务需求强劲,而4S体系过去5年增长乏力,满足每年新增的2000万的增量已经力不从心。此外,新增车辆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一线二线城市,高档车市场份额在增加,大量涌现的报废车使得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商机提前出现。三四线城市则在提升二手车与一般车辆的市场份额,维修与保养,车主购买保险意愿低,保养不及时,维修力量薄弱,后市场在这里有很多创新机会。 趋势二,保养维护品牌化 随着车联网落地,汽车的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虽然可能导致故障率增加,但更重要的是,主机厂借助车载电脑和传感器,可以预先判断故障,这会大大降低非正常故障的发生率。 保养和维修的智能化、个性化、订制化会改变现有的4S服务模式,大大小小的汽车快修服务公司也使得现有的4S服务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汽车快修连锁品牌的日益庞大,如现在行业内做的比较早的是小拇指与车奇士,两个品牌的发展是非常迅速与庞大,虽然小拇指的连锁店比车奇士的多,但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车奇士,两家在技术上都是很有实力的,但在服务方面,小拇指的服务没有车奇士的好,特别是对于加盟品牌来说。此外,由于车辆正越来越像一个会跑的电脑,这使得它发生故障的概率在增加,智能化、及时的维修服务变得重要,车主对车联网系统的软件服务要求、频率,可能高于对车辆本身的服务要求,大量的抱怨可能由此而来,因此,小型维修店基本不能满足消车主的需求,维修店朝品牌化,专业化,订制化方向发展。 趋势三,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向后市场加速渗透 过去10年,中国后市场车间里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更多高科技诊断设备,比如车载电脑诊断仪、四轮定位仪、专用示波器、专用电表、尾气检测仪等等,各大品牌快修店普遍已经具备电子配件目录、网络化维修资料、智能诊断系统,一些厂商已经具备了远程诊断系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车主对线上服务咨询、询价、发现最优服务商的需求在增长,这使得很多风险投资开始向后市场的O2O投资。主机厂、汽车门户和垂直网站、中小创业者都已经在尝试建立自己的O2O网站,试图建立配件商、服务商、车主的B2B2C平台,由于服务的非标准化,这类平台会受限于区域,短期内恐怕都难见全国性的成功范例。 趋势四,借互联网的服务连锁将挑战传统汽车快修体系 随着新车销售放缓,主机厂的4S扩张也遇到瓶颈,盈利能力下滑困扰着大多数4S店总。由于配件供给受制于厂商,4S店内的服务盈利能力必须定位高端用户群,这部分用户的品牌敏感度很高,虽然售后服务可能会贡献50%以上的利润,但如果未来不走向互联网,传统汽车快修的售后基本无力进行服务品牌营销。另一方面,过去10年多数全国性的快修连锁都告失败。但互联网在客户、服务商、竞价等领域可以发挥资源集约化优势,这使得困扰后市场的众多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由于已经质保期外的存量汽车规模已经大于新车和质保期内车辆,而这部分车辆的服务需求更强,互联网连锁服务体系一旦成功,有可能逆转5%的汽车快修体系获得50%的后市场服务利润的现状。 趋势五,商用车和专业车服务外包需求将越发显著 过去10年,的士、商用车车队、公务用车等非私家车的服务是以垄断性的定点维修或者集团采购方式完成的,由于供需双方地位部队等,或者由于公务车由政府或者机构买单,都使得这部分的服务利润极高而公众并不知晓,创业者难以参与竞争。但随着整个社会对公平、透明的要求增高,专业的服务机构会更好地满足这类专业车队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物流卡车车队规模扩张,比如诞生1万辆卡车的物流车队。随着共享汽车、租车公司规模扩张,都会使的服务于这类专业车队的机构有全新的商业机会。 趋势六,零部件企业后市场业务从B2B转向B2C 过去10年,由于新车市场高速增长,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开足马力为主机厂提供OEM产品,对后市场采取了传统B2B零部件销售模式,由于批发商的存在,零部件生产企业对终端用户的需求一无所知,这就给了一些无缘OEM的零部件小厂生产“高仿”件的机会。比如途观一上市,就有零部件公司高价买来一辆拿回去拆解,仿制出齐全的附件和配件,比主机厂更迅速地进行市场铺货。哪款车型热销,这类小型零部件公司就会购车拆解仿制,能否在市场上买到某款车的高仿附件已经成为判断一款车热销与否的指标。 随着近年来新车增速放缓,主机厂开始追求后市场顾客满意度和利润,对于零部件商而言就意味着OEM利润降低。比如主机厂接受更多的顾客索赔要求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再比如主机厂大幅压低售后配件采购价格等等。不甘受制于主机厂的一些跨国零部件公司已经开始关注B2C和零售终端。知名零部件商通过新品牌、电商、自建终端等模式进入后市场的B2C领域,将深刻改变现有的汽车后市场格局,随着更多后市场人才加 盟这类零部件企业的B2C团队,其带来的深远影响将逐步展现。